关于全区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发表时间:2015-09-01 00:00 在2015年8月28日区五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上 高坪区人大常委会经工委主任 王志明 主任,各位副主任、各位委员: 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》的规定,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的安排,8月上中旬,区人大经工委牵头组成调研组,对全区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。调研组听取了区发改局等单位的情况汇报,深入现场,走访座谈,综合分析了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态势,提出了意见建议。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: 一、基本评价 半年以来,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认真贯彻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,围绕“三力高坪”建设,克难奋进,总体上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,各项计划执行情况较好。 (一)主要指标稳步增长,经济运行科学发展 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.2%、0.3%、12.2%、10.2%、7.21%,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仍实现了稳增长的目标。特别是二、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步加大,为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 (二)三大产业同步增长,区域经济基础稳固 一是农村经济平稳提效。粮食、油料、蔬菜、畜禽等全面增产,实现增加值7.65亿元,同比增长2.7%。以“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”、“中国甜橙之乡”、中法农业科技园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步伐加快;二是工业经济负重争先。全区7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2.7亿元,同比增长10.2%,特别是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实现了70.7%。以南充三环电子、富安娜、美华尼龙、嘉美印染等产值亿元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夯实了基础;三是三产繁荣发展。南充现代物流园、龙门古镇、王府井城市综合体、凌云山、金城山、农业新村等商贸旅游重大项目的推进建设,活跃了物流人流,实现三产增加值13.8亿元,同比增长8.6%。 (三)各项保障不断强化,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由负转正。实现投资77.38亿元,略有增长,难中竞进;二是项目建设完成进度。102个重点项目实现“挂图作战”,完成投资68亿元,占年度 52.8%;三是招商引资难中求进。新引进深圳富安娜家纺有限公司艺术家居项目、重庆柏逸集团等投资项目10个,协议资金20.67亿元;四是城镇化步伐加快。城镇化率提高0.8%,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;五是破难工作扎实有效。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,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,成功发行现代物流园企业债券15亿元,争取上级债券置换30亿元。 (四)社会事业齐头并进,民生保障持续向好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,民生保障不断加强,“三力高坪”建设步伐加快。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。城镇居民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446元、5007元,同比增长8.9%、10.8%,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同步;二是社会保障不断加强。就业和再就业态势良好,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095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464人。新农合参保率达100%,其它保险覆盖面也不断增加。城镇棚户区及农村危房改造超进度完成70%以上;三是扶贫攻坚全力精准推进。全区上下干群同心、合力攻坚,精准规划到户、帮扶到户、责任到户;四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。城镇街道建设、农村道路、水利建设、生态环境卫生建设、公共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城乡协调发展建设项目不断推进;五是社会事业步伐加快。教育事业不断均衡发展,卫生事业不断加强,文体活动丰富多彩,信访量逐步下降,社会治安良好,法治意识不断增强,社会和谐稳定。 上半年,面对国际、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不利环境,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,主要表现在:一是居民收入短期内增收难;二是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;三是三产超二产难以实现;四是受相关因素制约项目投资建设受限;五是财税与债务形势严峻,制约投资发展;六是补偿安置压力大,影响稳定和发展。 二、意见建议 (一)坚定信心,不断强化优化目标意识 要始终坚定发展信心,突出苦干实干,以“空谈误国、实干兴邦”的警醒、“愚公挖山不止”的劲头、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胸怀,实实在在打基础,兢兢业业干事业。充分认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后劲,把握经济发展形势,理性看待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,准确研判。科学分析现有资源,向内挖潜;千方百计向上争取,向外借力;针对突出矛盾,制定切实可行方案,突破瓶颈。把完成目标任务当作政治任务来谋划,确保全年目标按期实现。 (二)稳步发展,解决转型升级突出问题 要切实抓好实体经济振兴,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,深化农村改革、加快农业转变发展方式,统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。 农业方面: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核心,巩固和提升现有园区规模和质量,综合利用土地,发展特色高效农业,创造幸福美丽新村;多措并举,积极创造条件,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,实现增收;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,支持农村产权以出租、入股、抵押等流转交易方式,资源变资本,开展融资贷款和投资经营;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运行,整合资源,以此推动农业特色产业、休闲观光旅游业深度融合。 工业方面:夯实基础,转型升级。抓住“互联网+”、“中国制造2025”等政策机遇,确保现有骨干企业转型升级;大力支持科研开发,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创新创优品牌,培育和推进优质龙头企业科学发展;抓好用地、水电气、资金等要素保障,创新投融资模式,完善健全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,为企业及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;采取合同履约处罚机制和目标倒逼机制,淘汰低效、闲置企业,引进新兴产业,不断壮大园区实体规模,培育一个坚强的市场主体。 三产方面:要强化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,凝心聚力,在实现南充“科学发展、加快发展、转型发展”中,攻坚克难,尤其是推进“五大商圈”已有项目建设,促其早日见效。推进凌云山、龙门古镇、金城山等景区建设,创建精品线路,拓展旅游市场。 (三)争招建管,促进投资增长和效能提升 立足当前,切实抓好重大项目攻坚,全力抓好市上确定的150个重大项目建设,实施挂图作战,形成更多“真金白银”;放眼未来,着眼“十三五”,解决发改局编制严重不足问题,积极储备谋划一批全局性、基础性、战略性的大项目、好项目,力争更多重大项目挤进国省市“十三五”规划“笼子”,为高坪长远发展积蓄强大动能;研究常态化稳定发展的新政策、新环境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方式和方法,切实抓好区域经济发展壮大,坚持特色发展、错位发展、竞相发展,促进全区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、特色优势鲜明的经济突围之路。要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,着力招引投资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和高强度投资项目落户高坪;牢固树立“项目是经济工作‘牛鼻子’”的观念,强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。“挂图作战”,促进在建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投产,促进待建项目早日开工,促进洽谈项目早日签约,全力打好园区建设攻坚战,使高坪项目建设稳步推进,不缺不断,持续拉动经济发展;树立管理出效益的理念。在项目的研判、定项、包装、争取、储备、签约、建设、审计、后续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,因地制宜科学发展。 (四)保障民生,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抓经济工作的发展为民增产增收,抓安全法治的落实,使民安居乐业。要专注发展定力,巩固和提升高坪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,大胆解放思想,以思想大解放推动高坪大开放。 加强财政管理。严格新的预算法的贯彻落实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,把钱用到刀刃上,同时严肃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的意见》(国发〔2014〕43号),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、责任追究机制,加强债务管理与化解,逐步走出困境;快速落实安置补偿,加大还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,征地拆迁土地、过渡费等补偿即时足额到位,确保稳定。 为民办实事,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。认真对照年初人代会为民承诺办实事事项、代表议案的办理,以及扶贫开发攻坚战,督促检查落实情况,走群众路线,按照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既摆问题、找差距,又对症施策、靶向治疗,把群众关心、期盼的基础设施、教育、卫生、环保、保障等做好做实。 推进法治建设,促进社会治安稳定、公平正义。要加快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;掀起依法治区、治乡、治村、治校等热潮,从而形成依法办事、依法管理的良好机制,弘扬正能量,使全区人民充分享受高坪天蓝、地绿、人和、事顺、国泰民安的和谐氛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