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集激活资源优势 优化提升商圈功能

发表时间:2015-09-22 00:00作者:管理员

高坪区人大常委会经工委

2015年9月


为推进全区“三力高坪”建设,提速我区“五大商圈”发展,按照常委会工作安排,区人大经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和相关单位通过现场调研、走访重点企业等方式,对“五大商圈”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,报告如下:

一、发展现状

市、区第五次党代会后,高坪区委、区政府立足区情,审时度势,着力创新发展理念,发挥自身比较优势,谋求三产发展后发先至。2012年以来,先后确立了以天来大酒店、华诺国际、王府井商业综合体、金汇时代广场等项目为核心的江东新区商圈;以南充现代物流园、龙门古镇为支撑的北部新城商圈;以豪雅·东方花园酒店、南充国际汽车城、会展中心、会议中心、家居综合体等项目为重点的安汉新区商圈;以万美国际广场、白塔公园紫金汇餐饮休闲街、白塔公园改扩建等项目为依托的鹤鸣山商圈;以江东明珠、金融大厦、商务楼群和欧风步行街等项目为架构的下中坝商圈共“五大商圈”。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,“五大商圈”实现了商贸流通日趋活跃、规模品位大幅提升、整体实力快速增强,在整个成渝经济圈和川东北经济发展中开始崭露头角。

1、坚持高点规划绘制蓝图。区政府立足区情,审时度势,着力创新发展理念,发挥自身比较优势,谋求三产发展后发先至。始终紧紧抓住市委、市政府实施“以江为轴,拥江发展。跨江东进,南延北拓”城市拓展战略的机遇,坚持“提升总量、优化结构、完善布局”三大原则,按照“科学规划、创新机制、项目带动、重点突破、功能配套”的基本思路,突出打造商贸服务、现代物流、旅游休闲、教育卫生四大板块,高点发力,整合资源,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空间新布局。

2、完善机制释放整体活力。一是依托科技,大力促进新兴行业的发展。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、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、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。二是突出重点,大力培育龙头企业。大力引进和培育能带动行业发展的第三产业龙头企业。三是加大企业信息化、标准化建设。引导企业打破“大而全”、“小而全”的经营管理模式,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化、专业化分工。四是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落户区内,“五大商圈”成为我区产业联动发展的“领头雁”。

3、江东新区建设成效明显。江东新区商圈以新城新建和项目配建为主导,以现代购物、城市商务和时尚生活为主要功能,以天来大酒店、华诺国际、王府井商业综合体、金汇时代广场等项目为核心,建设集购物、休闲、娱乐、餐饮、文教、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商业集中区,打造南充市最有特色和规模效应的新兴高档商务区,形成现代化、多功能、综合性的市级商业中心。目前,该商圈已投入资金29亿元,占总投资40亿元的72.5%。天来大酒店已正常营业,王府井国际广场、华诺国际、金汇时代广场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。

4、北部新城建设快速推进。北部新城商圈主要建设成为集合智慧旅游与智慧物流的智慧新城。坚持以“企业化+电子商务”模式为抓手,积极培育自主品牌企业,加快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。该商圈计划投资134亿元,塑造高坪区行业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品牌。商圈打破了传统专业市场单纯的贸易功能,抓住了行业高端,把全区的服务业链条延伸到生产与营销领域,把专业市场提升为具备提供生产设计、品牌营销、信息集散的商业新高地。目前,该商圈已投入资金超过30亿元。南鑫国际、浙江传化、深圳友信松峰等物流园区已入驻。

5、安汉新区建设初具规模。重点推进豪雅•东方花园酒店、南充国际汽车城、安汉会展中心、会议中心、安汉新区、家居综合体、高坪区电子商务孵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,打造南充东南片区入口形象区。目前,该商圈已投入资金52亿元,占计划投资70亿元的74.3%,豪雅•东方花园酒店已正式营业,安汉会展中心已投入使用,南充国际汽车城已入驻汽车4S店50多家,高坪区电子商务孵化产业园和安汉新区家居综合体项目预计将于2016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。

6、鹤鸣山商圈持续上档升级。鹤鸣商圈以旧城改造“优城”和老街提升“立城”为主导思想,以服务城区居民生活消费、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,促进老城区商业上档升级。目前,该商圈已投入资金6.7亿元,占计划总投资10亿元的67%,万美国际广场正在进行主体施工,白塔公园紫金汇项目即将进入外装饰阶段,预计2016年2月开始营运。

7、下中坝商圈项目开始启动。下中坝商圈主要依托下中坝开发区建设有利商机,突出金融服务、商务服务等主要功能,发展高端会所。集聚发展金融服务、商务地产等项目,打造金融商务新城。重点推进江东明珠地标建筑、金融大厦、商务楼群和欧风步行街等项目建设。因为该商圈管辖权归顺庆区人民政府,故相关建设情况我区未参与管理,但随着项目的启动,下中坝商业区域发展实现了新的面貌。

二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
(一)商圈吸聚能力不强。“五大商圈”还存在大商家入驻较少,小商家难成规模,人气较难集聚,核心商圈一时无法形成,居民消费需求与商业供给结构性矛盾目前还较为突出。

(二)商圈基础设施薄弱。与大中城市成熟商圈比较,我区商圈的生态型、文化性、休闲性、便捷性等方面基础还很薄弱。商圈内业主经营设施相对不强,社会化管理意识不高,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。

(三)民生商业需求强烈。便民店、洗衣店、家政服务店等为民设施还需要通过逐步完善,引导、调整综合性业态进行补充。城市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,道路、交通、医疗等配套需要完善。

三、加快建设的建议

(一)加强商圈管理力度。一是坚持一个理念。要坚持“商住分开、人车分流、立体开发、集中打造”的规划建设理念,以规划为龙头,加快推进商圈建设。二是科学测算规模。从长期规划来看,按照“五大商圈”尚不能满足全区的发展需求。三是坚持分类发展。严格遵循发展规律和现实需求,要充分体现区域的定位、档次,吸聚中高端商家入驻,并完善金融、企业总部等现代商务服务功能,使“五大商圈”成为各自特色的经济、科技、文化的集聚区。

(二)加强指导培育发展。一是做好配套设施建设。要做好商圈周边骨干道路、管网、绿化、文化等基础设施的融合打造,在商圈内提供舒适的购物、休闲、体验消费、停车等一体化服务。特别是停车场站设计要合理,保证车辆进得来、停得下、出得去,避免商圈成为城市交通堵点。二是加强业态控制。商圈内主要布置购物中心、主力百货店、超市、酒店、餐饮等零售商业,配套写字楼、金融、会议、娱乐等服务业,做到功能配套、业态齐备。三是加强招商引店。应提前宣传推介商业设施,比选招引品牌号召力强、商品种类丰富、服务理念超前的商家落户,扩充商品品牌、提升商业品质。四是要注重信息化服务功能。方便、快捷、舒适的购物环境是现代商圈的显著标志,要建设智能、智慧型商圈,优化现代型信息化商圈服务,努力实现“互联网+”等新型电子商业,力争把“五大商圈”打造成为高坪城市发展最靓丽的“新五环”。

(三)增添措施盘活资源。任何一个商圈在形成过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培育。一是健全管理机构。二是盘活闲置设施。三是改善交通环境。四是营造商业氛围。要本着“时尚、健康、体验、交流”的办法聚集人气,主要展示房地产、装饰、摄影、化妆品等品牌,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。

(四)不断提速上档升级。建立项目落户“绿色通道”,简化行政审批,落实企业保姆制,建立跟踪服务机制,配合协调银企关系,规范区级部门对企业的检查,营造三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。积极搭建融资平台,拓宽融资渠道。继续加大开放力度,缩小三产“短板”,大力招引资金,并“借智、借力”求发展,引进服务业高端人才,为“五大商圈”发展提供金融和智力支撑。


分享到:
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